我們要成為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慢慢走向集成+原創,我們要達到世界前十名的水準,希望在2035年有20家世界級的企業。
我們這兩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018年中國科技創新指數已經躍至全球第17位,排名提升了五位,成為第一個進入前20位的發展中國家,表明中國已經邁入了世界創新型國家的行列。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企業家做出了很大貢獻,和去年相比,中國整個國家的創新趨勢,從創新驅動逐步走向了創新引領。以前的創新主要是靠工程科技創新和互聯網數據為主的創新,今天的創新出現了一個新的趨勢,滿足兩個美好:一個是美好的生活,一個是美好的世界。
中國企業創新的六大特征,第一個就是在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數字科技創新取得了新的進展??拼笥嶏w、曠視科技和商湯科技等人工智能企業,對中國的新物流、新零售和智慧城市發展帶來了非常大的貢獻。
第二是在核心技術方面,制造業取得了進一步進展。格力電器這幾年在空調的壓縮機方面獲得了比較好的領先優勢,中核集團也在新的“華龍一號”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新突破,所以這個方面是非??上驳?。
第三個方面,中國企業出現了以科學為技術的創新。中化集團今年確定的“科學至上”創新轉型的企業戰略,強調以技術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的拉動來提升化學化工產業的水平,這個會極大地改變中國將來在材料和化工方面的領先優勢,這是非常可喜的。
第四是我們的制造業從傳統制造業走向高附加值制造業。這里包括了徐工集團,包括高鐵,特別是商飛,借助中國大飛機制造的機會,在復雜科技復雜制造方面開始取得了新的突破,我們期待2021年中國的C9X9的飛機盡快飛向藍天。
第五個發展趨勢,從互聯網逐漸走向物聯網。繼續在互聯網創新以及互聯網為基礎的數字創新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阿里云今年的整體科技表現非常明顯,小米和網易為新特征的萬物互聯的物聯網企業在逐步上升,包括海爾、華為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的戰略,特別是海爾今年9月份提出了生態圈,生態收入和生態品牌的物聯網創新方式,無疑是世界最先進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范疇。
最后一點就是我們現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面向一帶一路和全球共贏的全球化整合創新模式。以吉利汽車和中集集團為代表,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不僅加快了中國制造和中國品牌在全球范圍的提升,也使全球逐步開始關注中國文化。
我們建議中國的發展要從制度創新走向基于自主創新的開放整合,我們需要更多的新思路。
我們展望未來,有更多的發展,一個是繼續強調自主創新,自主創新是強國之路,但是開放共贏是我們共同的發展道路,是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我們展望2019年,非常希望不僅是中國的技術要走出去,中國的品牌、中國的道路、中國的思想要一步走出去。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我們要成為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慢慢走向集成+原創,我們要達到世界前十名的水準,希望在2035年有20家世界級的企業,在這里非常期待廣汽集團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我們的區域發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情況,我們希望在未來城市建設和美麗鄉村方面有所作為。
現在國家科學中心正在起步,下一步希望在北京、上海、合肥建立中國的科學中心、區域創新中心。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別是廣東成為區域創新。我們希望有更多城市創新發展,在創新的整個驅動力方面,以前是經濟驅動,下一步要走向經濟社會、軍事政治、人文綜合驅動的創新。因為現在面臨的挑戰已經不是經濟挑戰,而是政治軍事和其他綜合方面的挑戰。
所以我們的管理方式也出現變化,以前自主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下一步要走向整合創新和有意義的創新。要思考用全局觀的思想統籌,用中國優秀文化思想和中國哲學引領全球發展,這是我們提出的新觀點。
在這個框架下進一步做好中國的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但同時進一步保護環境,加強健康中國的建設,進一步加強軍民融合,進一步強調一帶一路建設,形成中國創新的新境界。
非常期待中國企業在這個過程中能夠進一步關注自主創新,關注哲學引領,提高創新的社會性和經濟性,以重大的核心技術營造世界一流企業,建設科技創新強國,來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作者陳勁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清華管理評論》執行主編。本文由清華管理評論授權界面新聞轉載,界面新聞對此文進行了編輯刪減。)
版權所有 ? 2023 福建華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www.jxcjhg5727.cn 閩ICP備17034359號-1 技術支持:元碼科技